关于宋茜的过往,我并不想过于探究,只知道她是为了投奔哥哥而来到这里,而她哥哥能帮她的也不多。为了上位,她不得不接受一些潜规则。至于她与多少个领导有过关系,她从未透露,我也不便询问。如今,砾砾和她能够玩在一起,算是件好事,也让我省了不少心。
我和宋茜再次相拥,感受到她轻薄睡衣下的温柔,心中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。宋茜瞥见我这副不争气的模样,半开玩笑地说道:“你们这些男人真是太色了!”我们没有进一步的动作,只是沉浸在彼此的温暖中,享受着这份亲密的愉悦。我一边细致地说着今天的行程,她静静地听着,随后便起身去洗漱。
过了一会儿,一个打扮精致的女孩出现在我眼前,我忍不住咽了口水,心中暗想,这真是个小妖精。宋茜并没有继续纠缠,而是和我一起走向酒店的停车场。上车后,我对她说道:“宋茜,我可能明天就得回北莞了,市里安排了一项任务,所以得早点回去。以前没做市委秘书科工作的时候,过年都是等假快结束才回,现在倒是有些身不由己了。”宋茜听后显得有些意外,她本想趁这个机会和我拉近关系,但年前那几天显然不够深入。
她略显失神地问:“那砾砾是不是也和你一起回去?”我叹了口气,“这正是我想问的。你不是昨天才上来的吗?这么急着回去,实在太辛苦了。你们不如再玩几天,反正我回去后要跟市政府的队伍去香港拜年,或许还会在那儿住一晚。”
听我这么说,宋茜似乎意识到在这边和回去并没有太大区别,不如陪着砾砾玩玩,或者陪我家人一起度过这段时光。经过一番商量,她决定不再纠结是否明天一起回去,而是开心地陪我欣赏这个小县城的街景。
我的家乡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山区县城,人口不过两万,四周环山,县城坐落在两座山之间的小河边。俯瞰下来,仿佛我们都住在山脚下,沿着小河蜿蜒而拥挤。如今,县城的范围甚至开始扩展到我们村。我们的村庄依山而建,曾经平整的水稻田如今已被国家征收,村里的田地从村边到河边,差不多有半个县城那么大。我们村恰好是两条河流的交汇点,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三角洲,但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。县里计划将中学迁至此地,还要建设教师进修学校、职业高中、第一小学、中石化加油站、国道和县道,如今村里几乎没有田地可耕种,水稻也无法再种植。只有河对面的山上还有一些山地,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三、四十亩。只是县里响应全省绿化的指示,山上不再允许种植经济作物,连住在山上的少数民族也被要求搬到山脚的平房里居住。
当我们抵达县城的市场路口时,老妈和大哥已经在等候,他们买好了水果、鞭炮、活鸡和猪肉。我让他们把东西放进后备箱,然后开车回家。回到家后,我让老妈、砾砾、小妹和小弟一起坐宋茜的车,而我和大哥、老爸以及村里的小姨和她的老公则坐在另一辆车上。时间不早了,我们急忙启程前往外婆家。
外婆家离我们家不过十公里,但开车却要半个小时,因为路太窄。虽然路上车辆稀少,但横冲直撞的摩托车却不少,加上今天是年初二,出嫁女儿回娘家的传统日子,超载的摩托车随处可见。交警对此似乎也不太在意,或许是人少,或者根本管不了吧?我们的车一路经过几个村子,每个村子都有熟人或亲戚,虽然我们不下车去拜访,但心中却充满了温暖。
终于,我们在十一点多抵达外婆家。将车停在村里的晒谷场后,我们提着老妈买好的礼物走向外婆家。外婆和她的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,楼里还有大儿子一家。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,三男三女,都已成家立业。两个女儿嫁到了我们村,另一个嫁到了相隔不远的村庄。至于外婆的三个儿子之间的相处,我并不清楚,但感觉他们关系还不错。每次我们到外婆家,三个舅舅都会聚在一起吃饭。随着家里的孩子逐渐长大,有的已嫁人,有的娶妻生子,房子变得越来越拥挤。以前我们去外婆家住一晚,基本上都是几个小外孙挤在一起,后来长大了只能睡楼板。这里的平房通常有两层,夏天特别热,冬天倒还好,几个男孩挤在一起睡也没问题。
外婆村里的人看到我们开着两辆小车到外婆家,纷纷站在自家门口围观,窃窃私语。外婆前几天见过砾砾,自然不会认错人,但宋茜她就不太认识了。我只好介绍她是砾砾老家的朋友,过来玩。宋茜也很大方,给外婆包了两百元的红包,显得很有礼貌。由于要开车回去,我和宋茜没有在午饭时喝酒,大家也理解,过年就是这样。老爸和几个舅舅则开怀畅饮,聊着天,气氛温馨而热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