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廷和在槐花胡同的府邸并不算大,他并不贪图钱财,家境一般,在京官中算得上贫寒的了,这或许和他那份迂腐固执的性子分不开。
作为杨廷和的长子,杨慎自幼就继承了他父亲的聪明才智,看着家父这副模样,杨慎便知晓父亲可能出事了。
“父亲,怎么了?”
杨廷和道:“今日为父要去南京赴任,马上就要启程,你带着弟弟和母亲他们回四川老家应试,等高中后再来找我。”
“回乡后要好好学习,勿要结识狐朋狗友,孝顺母亲,爱护弟弟,要做好长兄的样子。”
“今年乡试好好考,将来高中,报效朝廷国家!”
杨廷和对杨慎忠君爱国的培养是刻在骨子里的,对礼法也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杨慎深受父亲的影响,一言一行都有父亲的影子,不然也不会在嘉靖三年那场大礼议事件中如此坚持,其实只要他退一步,他这个状元才子,嘉靖帝是如何也舍不得给他贬官流放的。
性格决定一个人未来的路。
杨慎重重点头:“父亲勿要操心我,我会照顾好母亲和弟弟。”
“父亲在南京也当保重。”
杨廷和嗯了一声,道:“好!”
“父亲。”杨慎沉默了一下,“你是太子的老师,太子为何要将你贬官?你明明是为太子好。”
“放肆!”
“太子岂是你能妄言?你还没这个资格!谨言慎行,勿要背后议论朝廷议论太子!”
杨廷和训斥,杨慎委屈的道:“我只是替父亲委屈,当初我们舍身……”
“你再说?”杨廷和脸色顿时拉了下来,“谁给你的胆子提旧账?在你的心里,是不是现在还认为当初为父救他,是为了图日后的辉煌?”
“孩儿不敢。”
杨廷和厉声道:“我告诉你,他是皇子,是君。我是人臣,人臣为君王社稷死,自当无怨无悔!”
“下次你若再敢以己心思奢求皇家之恩,为父便不认你这儿子!”
杨慎赶忙道:“孩儿知错了,父亲莫要不高兴,孩儿下次断是不敢了。”
……
队伍缓缓行在北平外的官道,春寒料峭,大明的冰期对天气影响越来越大,先是小雪飘落,逐渐变成鹅毛大雪。
大风不知何时也呼啸刮起。
风雪中,城池上,朱厚炜披着白色绒毛怶子,一身贵气,俯瞰渐行渐远杨廷和的离京队伍。
两名持扇小婢女,替朱厚炜撑着油纸伞,默默的站在朱厚炜身后一动不动。
风雪飘摇,直到杨廷和的队伍消失在雪花中,朱厚炜才默然背着手离去。
他要给杨大学士成长的路上添一份风雪,这样他才能明白大哥究竟需要什么样子的内阁首辅!